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微型飞行器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世界上最轻、最小的太阳光驱动微型飞行器 —— 静电飞行器(CoulombFly)。这款革命性的飞行器不仅仅依靠自然光即可持续飞行,而且开启了微型静电电机在飞行器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静电飞行器的问世,源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智能推进实验室的科研团队。他们通过自主研发的微型静电电机作为核心发动机,实现了在纯自然光条件下的起飞和长时间持续飞行。这项创新性的成果首次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标志着中国在微型飞行器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静电飞行器的原理与优势
静电飞行器的革新在于其采用的静电电机。与传统的电磁电机不同,静电电机通过静子和转子间的库仑力来产生连续旋转运动,具备结构简单、无需绕组等优势。这种电机在微小尺寸下转速低、发热少,且能量转化效率显著提高,是传统电磁电机效率的数倍。因此,即便只搭载小尺寸的太阳能电池,静电飞行器也能够为微型飞行器提供足够的飞行功率。
此外,为了解决高压电源在微型飞行器上的难题,研究团队还开发了千伏级超轻质高压电源。这种高压电源包括太阳能电池和高效升压电路,能够将输入的低压直流电转换为足够驱动静电电机的高压直流电。这一技术创新使得静电飞行器在微小尺度下仍能获得必要的动力支持,大幅增加了其飞行时间和飞行效率。
静电飞行器的应用前景与意义
静电飞行器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突破,更是在多个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小体积、轻质量和高机动性,静电飞行器能够执行各种特种任务,如狭小空间内的探测、监控与运输,具备广泛的民用和军事应用潜力。这种飞行器的问世,将为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推动智能装备向着更加精细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微型飞行器技术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往,类似哈佛大学开发的Robobee飞行器虽然在技术上也取得了突破,但仍依赖于人工光源才能实现持续飞行。相比之下,静电飞行器的自然光驱动特性极大地扩展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为微型飞行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