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周三(14日)通过人工智能(AI)监管草案,距离生效只差临门一脚,专家认为,在监管方面,欧盟往往扮演引领潮流角色,制定的规定,经常会成为全球标准。
据彭博社报道,欧洲议会周三以499票赞成、28票反对的压倒性票数通过《人工智能法案草案,为生效扫除一个关键障碍。 欧盟接下来将进入成员国、欧洲议会及欧盟执委会三方谈判,可能会调整草案文本措辞。
倘若欧盟于年底前达成协议,这套规范将成为全球首套AI监管法律。 未来这项法案将会为企业和组织留出一段宽限适应期,通常是两年左右。
欧盟在监管生成式AI方面的进展,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未来10年,该领域的价值可望超过1.3万亿美元。 若业者违反欧盟监管规定,可能面临年收入6%罚款。
另据《界面新闻》报道,欧盟并不是尖端 AI 发展领域的重要参与者,美国和中国才是。 但专家认为,在监管法规方面,欧盟往往扮演引领潮流角色,制定的规定,经常会成为全球标准。
原因之一在于欧盟是巨大单一市场,拥有4.5亿消费者。 对业界来说,他们不需要为不同地区开发不同产品,更容易遵守规定。
另外,欧洲在监管方面也确实走在最前面,已经基本定型的《人工智能法案》,是全球首个综合性可以强制执行法案。 对于用户来说,这相当于一颗定心丸,有助于企业拓展市场。
爱尔兰公民自由委员会(ICCL)技术专家 Kris Shrishak 说,欧盟的法案可以强制执行,违规公司将被追究责任,意义重大,因为美国、英国等国目前只提供指导和建议,其他国家可能会想要适应和复制欧盟的规则。
不过,也有人提出示警,表示欧洲在监管方面需要取得适当的平衡。 比如,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在支持对 AI 发展设置一些规则的同时,也明确表示,现在就对该领域实施严格监管,是一个错误。
科技公司游说团体计算机和通讯行业协会(CCIA) 政策经理Boniface de Champris指出,欧盟将成为监管AI的领导者,但欧盟是否会引领AI创新,仍有待观察。 欧盟需要有效解决风险,也要为开发人员提供足够灵活性。
事实上,已经脱离欧盟的英国,也正在争夺AI领导地位。 首相苏纳克计划在今年秋天主办全球AI安全峰会。 他在本周表示,英国不仅希望成为 AI 技术发展的据点,也想成为全球安全监管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