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设计大厂联发科执行副总暨技术官周渔君今日表示,即便是已经成熟的产业,生成式 AI 仍会将终端产品提升到过往无法达到的新领域,并为消费者带来刺激,推升新一波成长,除了终端市场改变,也将对 IC 设计产业的人均生产力带来深远的影响。
Arm 今日论坛以“Edge Computing in AI"为题,除了周渔君外,与会出席代表包括总裁曾志光、iKala 共同创办人暨执行官程世嘉,皆在论坛发表 AI 相关看法。
周渔君表示,AI已渗透至生活中,联发科每年供应芯片给20亿个终端装置,其中2亿个装置会采用AI技术,而当中的1.2亿台会采用自家加速器,预期今年将是生成式AI元年,下周一也会推出最新的旗舰产品天玑9300。
周渔君看好,手机被视为成熟且成长逐渐减缓的产业,但生成式AI将终端提升至过往无法做到的品质以及应用新领域,可望为消费者带来新体验,也为公司带来新一波成长,其他领域包括车用、云端ASIC也都是新机会。
展望未来,周渔君认为,AI将为IC设计产业带来典范转移,包括云端、边缘端,其中,云端不会针对特别领域去做客制化,终端产品则不同,大部分终端都会针对特殊应用需求进行设计,举例来说,手机在游戏、拍照等应用,都是经过特别设计的产品,预期未来随着AI新应用发酵,将需要更新算法,并带来新的运算处理器需求。
除了终端产品改变外,周渔君预期,生成式AI将对人均生产力带来深远的影响,过去IC设计已使用AI缩短生产周期,但如今设计芯片越趋复杂,牵涉通讯、计算等不同的IP等,因此资料如何搜集与搜寻,生成式AI能带来很大的帮助。
周渔君坦言,如果将3GPP R16/R17标准全部印出来,恐要砍掉好几棵树,因此在庞大信息量中找到所需要的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若有生成式AI协助,对资讯搜寻跟保存有很大的效益。
另外,过去很多开发者偏好使用CPU,但跨入GPU、APU时对于相关开发人员具有一定难度,现在透过生成式AI,就可以双方互动,引领教导与培训开发者,对产业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