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掀超导旋风 常温超导体真的来了吗?

来源:网界网 | 2023-08-03 15:30:18

  近日常温超导掀起科技界新热潮,并迅速传导到资本市场,但专家表示,常温超导体研究仍面临争议,还需要验证。

  据《21Tech》报道,今年3月,常温超导体就曾掀起一波热潮,当时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Ranga Dias及其团队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宣布,已经创造出一种可以在常温条件下实现超导的全新材料。

  这一革命性的话题在科技界引发轰动,但该团队的论文受到质疑,并被撤稿,因此业界仍在观望。

  今年7月,韩国科学团队发表论文,表示研发出全球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LK-99(一种掺杂铜的铅磷灰石),临界温度为127°C。 如果这个研究成果被验证为真,将为超导商用带来突破性进展。

  不过,不少业界人士认为,韩国团队的合成方法颇为简单,其他研究人员是否能做出相同结果,还需要验证。

  上海市超导材料及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洪智勇表示,近期韩国研究团队公布的超导体,很可能不是常温超导。 他说,韩国团队的合成方法非常明确且简单,但测试方式和数据的呈现形式,以及数据严谨程度,都非常粗糙,和国际认可的超导性能测试方法的差距很大。

  从目前数据来看,他们还只是通过合成和参杂,在本应不具备明显电磁特性的铅磷灰石化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和弱抗磁性,但这个导电性比铜、银等金属导体弱,实验结果要证明样品是超导体或样品含超导成分,存在很大距离。

  美国顶尖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研究院在 7 月 31 日发布论文,表示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 GGA+U 方法进行计算,为韩国团队所谓的室温常压超导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也在8月1日发布影片,声称复制韩国常温超导材料,证明了抗磁性。

  不过,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并未直接证明韩国研究的成功,只是从理论上说明韩国团队的办法并非不可能。 华中科技大学的影片证明了《LK-99》材料的部分特性,未完全复制韩国团队的成果,还需要证明其零电阻特性。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