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印度芯片之路为何遇波折? CNBC分析称进军半导体界门槛太高

来源:网界网 | 2023-07-24 16:11:33

  在鸿海与印度Vedanta集团合资案告吹,使得鸿海在印度进军半导体之路出现波折后,美国财经媒体CNBC分析,这凸显出新进参与者要进入一个由丰富经验的既有公司所主导,且供应链高度复杂的半导体市场,其难度非常高。

  惠誉集团旗下BMI的ICT分析师佩雷斯(Gabriel Perez)表示:新进者要进入这块产业的门槛高,主要是资本密集和获得智慧财产权的水平很高。 像是台积电、三星或美光这些既有的企业靠着数十年的研发、制程工艺与数兆元的投资才达到当前能力。

  为何鸿海进军半导体领域?

  CNBC报道指出,身为组装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代工巨擘的鸿海过去两年来强化半导体布局。 鸿海在2021年5月与国巨公司成立合资企业,生产各类电子元件,同年又从内存大厂旺宏收购了一座芯片厂。

  最强力的行动是鸿海去年同意与印度金属与石油矿业巨擘Vedanta合作,进行195亿美元合资,要在印度设立半导体和面板制造厂。

  科技分析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副总裁夏哈(Neil Shah)表示,鸿海进军半导体领域是为了要让业务多元化,而且鸿海决定成立电动车部门。 夏哈说,鸿海的目标是成为电子和汽车公司的一站式商店。

  如果鸿海同时能组装电子产品、又能生产芯片,将会非常独特且具有竞争力。

  为何半导体布局选印度?

  鸿海会与Vedanta在印度合作,是因为印度政府寻求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并兴旺制造业。

  BMI分析师佩雷斯表示:鸿海决定在印度建立合资事业,是要因应两大趋势,其一是印度日益成为消费电子产品制造重镇,第二是印度有宏大壮志,要透过公共补贴与监管奖励来发展国内半导体产业,就像美国、欧盟和中国大陆等主要市场一样。

  鸿海为何退出与Vedanta的合作?

  鸿海本月宣布退出与Vedanta的合作,宣告双方共同同意分道扬镳。

  鸿海表示:双方都明白计划进展得不够快,存在我们无法顺利克服的挑战鸿沟,以及与这计划无关的外部问题。

  路透本月稍早曾报道,与欧洲芯片厂商义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的技术授权协商陷入僵局,是这桩合作案破局的主要原因之一。 鸿海与Vedanta希望义法半导体半导体授权技术,而印度希望义法半导体持有合资企业的股份,但义法没有这么做。

  难以切入芯片制造

  鸿海面临的种种障碍,显示出一个更广泛的问题,即新进者难以进入半导体制造。 市占龙头台积电是拥有数十年芯片制造芯片并投入巨额资金,同时仰赖复杂的供应链,才有办法生产全世界最先进的经验。

  CNBC报道指出,然而鸿海和Vedanta的合作行动显然大幅仰赖义法半导体,一旦后者无意加入,前两家公司都没有太多半导体的制造经验。

  夏哈表示:两家公司... 都欠缺制造芯片的重要能力,它们都是依赖第三方技术与智慧财产。

  报道说,就算鸿海是一家市值479亿美元的巨擘,最新的情况也凸显出一家新进业者尝试进入半导体领域是很困难的。

  夏哈说:平均而言,要达到一家成功的半导体制造公司的技术水平和规模,需要逾二十年的时间。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