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科技巨头三星电子和全球第二大记忆体芯片厂SK海力士上周都缴出第二季糟糕的业绩成绩单,但这两家公司乐观的业绩前瞻指引也带给投资人带来了一线希望,即记忆体芯片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
三星第二季收入年降22%,营业利润暴跌95%。 SK海力士第二季营收年减47%至7.31万亿韩元,营业亏损2.88万亿韩元(约159亿元人民币),远逊于去年同期营业获利4.2万亿韩元的表现,连续三个季度亏损。 全球记忆体晶片需求疲弱,潜伏在供应链上的巨大库存,仍在困扰着记忆体芯片制造商。
摩根士丹利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供应链(包括制造商、经销商和客户)的芯片总库存为258天,比历史中位数高出76天,但存储器芯片库存状况似乎终于开始好转。
三星表示公司的存储器库存在5月触顶后开始快速下降,这缓解芯片供给过剩疑虑。 同时,与前一季相比,海力士库存天数有所减少。 这样的结果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制造商大幅减产。
高盛估计,三星已经将DRAM和NAND Flash存储器产量削减约20%至25%,预计三星将进一步削减NAND产量5%至10%,并已开始支撑价格。
人工智能(AI)涌现的需求也正在成为一个真正的转折点,由于AI服务器使用的高端产品组合更好,SK海力士上季DRAM平均售价提高,其中包括提供更快数据传输的高频宽记忆体(HBM)。 海力士预计,今年 AI 服务器内存营收将比去年增加一倍以上。
然而,两家公司股价很大程度上已反映这种乐观前景。 三星今年迄今涨幅已26%,SK海力士同期股价飙升59%,这反映出后者对快速增长的AI需求更高。
分析师认为,对于大多数晶片业投资人来说,2021 年和 2022 年初的繁荣时期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好日子还没有到来,但随着库存最终将被消化,以及 AI 提高利润率,记忆体晶片最糟糕的时期可能终于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