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下午5点,深圳测试无人驾驶“空中出租车”。在近百名观礼嘉宾的欢呼声中,两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成功起飞,演示了首条跨海跨城eVTOL航线的飞行。这一创举被业内视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eVTOL产业正迈向更加成熟和商业化的阶段。
两地间通勤革命: 这次演示飞行由上海峰飞航空科技研制的5座eVTOL盛世龙完成,起飞重量达到2000公斤,可搭载5人,巡航速度高达200公里/小时,全程耗时20分钟。这两架飞行器从深圳蛇口码头起飞,盘旋在深圳湾上空,最后一架飞向50公里外的珠海九洲港码头,圆满降落。这一航线的商业化成功运营将对未来低空出行产业带来深远影响。
超越传统交通方式: 传统上,深圳到珠海的交通方式主要有坐船和坐车,分别需时70分钟和2小时以上。而eVTOL的20分钟单程飞行时间将大幅缩短两地间的时空距离,为未来城市交通提供更为便捷的选择。
技术创新: 这次演示的飞行器由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制,飞行航线由深圳东部通航运营。双方已签署100架飞行器采购订单,为eVTOL产业的推广打下坚实基础。飞行器的核心模组100%国产化,标志着中国在eVTOL技术上取得的重要突破。
环保智能: 被戏称为“空中的士”的eVTOL采用纯电动力,无需传统机场和跑道。其垂直起降和固定翼飞行模式的转换使其在城市中更为灵活,成为环保舒适、智能机动的城市交通解决方案。
深圳-珠海航线: 演示成功后,深圳东部通航董事长表示,公司计划在条件成熟时开通深圳-珠海之间的eVTOL载人商业运营航线,并逐步推动更多航线运营和商业化场景的实现。预计规模化运营后,深圳-珠海的单程市场价格将在每人两三百元左右,进一步提高低空经济的吸引力。
行业协同: 创造成功的eVTOL载人商业运营航线不仅依赖于技术创新,更需要行业协同合作。多方通力合作包括科技企业、空中交通基础设施提供商、运营服务商、政府管理部门、空域管理部门等,共同推动中国在低空产业领域的领先地位,为低空经济的大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深圳测试无人驾驶“空中出租车”标志着这一领域正朝着商业化迈进。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和各方的协同努力。未来,eVTOL有望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环保的出行选择。这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描绘了一幅更加美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