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欧洲虽然不是一个相当耀眼而受到瞩目的地区,其产能在全球占比,从本世纪初的25%下挫到2020年的10%以下,但是有不少公司在半导体供应链不同区块占有一席之地。
欧洲半导体产业以满足当地市场为主,聚焦在汽车和工业等利基领域,依据ING集团2022年的报告《EU Chips Act to boost Europe's technology prowess and strengthen economy》,2019年欧洲终端市场对半导体的需求:汽车约占37%、工业25%、通信15%、电脑14%、其他9%, 汽车和工业两部门就合占了约2/3。
由于半导体产业的市场着重在汽车和工业等部门,企业在感知器、电力与射频晶片等产品领域维持着强大竞争力。 在这些领域,强调的是材料与性能等方面的创新,和消费性电子、电脑等致力于缩小晶片面积不同,因此欧洲的半导体制造企业所采用制程技术几乎都在20纳米以上。 着名的公司如英飞凌(Infineon)、恩智浦(NXP)、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等,都是整合元件制造商(IDM),使用的多半是40奈米以上制程; 其他则大多是半导体无厂设计公司,产品设计后委由包括亚洲的代工厂生产。 也因为当地缺乏大规模的消费电子产业的需求,欧洲在先进逻辑晶片方面的发展较为落后。
以功率半导体为例。 该项产品分为分立式及IC两类型,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子产品、电动车、新能源、云计算、5G通信等领域。 依据Omdia公司2022年公布的市调资料,2021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的前十大企业,欧洲就占了3家: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和荷兰安世半导体(Nexperia),合计占全球31.2%,远超过日本三菱、富士电机、东芝、瑞萨、 欧姆等5家企业的21.1%;其中英飞凌一家的市占率就高达近21%,遥遥领先第二位美国安森美(Onsemi)公司的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