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投资韩国生成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Twelve Labs

来源:网界网 | 2023-10-25 11:21:16

  英伟达对韩国一家生成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进行了投资,与此同时,谷歌和微软也争相向在该行业拥有竞争技术的新成立公司提供资金,以促进未来的增长。

  据首尔信息技术行业消息人士周二透露,英伟达最近参加了韩国生成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Twelve Labs的a轮前融资,该计划旨在筹集130亿韩元(970万美元)。三星电子的企业风险投资部门Samsung Next和当地风险投资家Korea Investment Partners也加入了这一轮。

  12个实验室在去年12月的种子赛中获得了160亿韩元。

  英伟达一直通过提供技术教育和咨询来支持韩国初创企业。但众所周知,这家公司直到现在还没有对韩国任何生成性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进行任何直接投资。

  首尔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英伟达正准备投资韩国初创公司,并计划在下个月与其中一家公司举行活动。”

  成立于2021年的十二个实验室开发了能够理解视频内容的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这是一个尚未探索的领域,而Naver Corp.和KT Corp.等当地主要IT公司正专注于基于文本的大型语言模型(LLM)。

  这家初创公司在微软的一场技术竞赛中获胜,击败了哥伦比亚大学和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等竞争对手。

  Twelve Labs从风险投资公司Index Ventures等主要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同时聘请世界知名人工智能学者、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和Cohere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艾丹·戈麦斯担任顾问。Cohere是全球热门生成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开发者OpenAI的竞争对手。

  这家韩国公司的人工智能模型可以理解视频中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如对话、客观行为、文本和徽标。

  凭借这项技术,十二实验室被风险投资公司和初创公司的市场情报提供商CB Insights评选为50家最具创新性的跨行业开发生成性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的公司之一。美国金融和商业新闻提供商Insider(前身为business Insider)选择Twelve Labs作为2023年最有前途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之一。

  大型科技公司的横向竞争

  大型科技公司在生成型人工智能行业竞争激烈,因为如果这些IT巨头落后于该行业的任何技术,如LLM、人工智能半导体、云和人工智能应用,他们恐怕会在竞争中失利。

  根据彭博资讯的一份报告,全球生成型人工智能市场预计将爆发,在未来十年内从2022年的400亿美元增长到1.3万亿韩元。

  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预计,人工智能将产生与全球智能手机先驱股份有限公司iPhone类似的影响。

  “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如果你愿意的话,那就是iPhone时代,”黄在8月份举行的全球顶级计算机图形会议SIGGRAPH上说。

  根据美国创业行业研究公司PitchBook的数据,微软已经向生成性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投入了100亿美元,而亚马逊股份有限公司和英伟达分别在该领域投入了40亿美元和2.7亿美元。

  战斗将在未来一到两年内结束

  无论国籍或融资阶段如何,这些科技巨头都在向有前景的生成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注入资金。

  英伟达在美国参加了Adept和Inflection AI股份有限公司的B轮,以及Hugging Face股份有限公司和Cohere的C轮。投资Inflection AI的微软加入了人工智能芯片初创公司d-Matrix的B轮融资。亚马逊参与了拥抱脸的融资,于9月同意在LLM开发初创公司Anthropic PBC上投入高达40亿美元。

  生成型人工智能市场由三个部门组成——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包括LLM和人工智能半导体,理解语言和信息的人工智能模型,以及为消费者使用这些模型的应用程序。

  全球主要科技公司目前正专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同时对其他行业保持兴趣。

  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高管表示:“这些大型科技公司最近一直试图通过投资来加强其薄弱领域,如LLM、人工智能芯片和应用程序。微软和谷歌正在制造人工智能芯片,而亚马逊决定投资Anthropic。这意味着争夺人工智能霸权的斗争将在未来一到两年内结束。”

  另一位业内消息人士表示,具有竞争力的生成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企业价值飙升太多,无法吸引投资者。这些初创公司可以帮助大型科技公司弥补其弱点。

  该消息人士表示:“风险投资家几乎不可能投资于由著名企业家或具有强大品牌价值的生成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我们在生物领域看到了类似的投资模式,只有通过临床试验的公司的企业价值飙升。”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