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京张高铁的开通运营,中国高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时代。作为全球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在智能建造、智能装备和智能运营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技术创新,为全球高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自京张高铁开通以来,智能高铁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全球高铁市场也开始加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这场全球智能高铁的竞争中,中国凭借领先的技术和创新实力,稳居行业前沿。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进入人工智能2.0时代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李平透露,国铁集团提出了新一代智能高铁的发展目标。基于京张高铁的智能化技术,中国将实现更加高水平、广范围、深层次的智能化应用。这一目标有望在2027年落地,标志着中国高铁将进一步迈向智能化的新阶段。
新一代智能高铁的发展不仅仅是对现有技术的简单升级,而是一次跨越性的创新。李平指出,智能高铁将具备四个显著特征:正向设计、全专业协同、跨行业综合和预测性分析。正向设计意味着高铁体系的架构设计将从一开始就进行全局规划,确保高效性与协同性;全专业协同则要求铁路系统内的各个环节,包括基础设施、装备和环境等,能够紧密配合,形成完整的智能化体系。跨行业综合则是指高铁将在与气象、地震、交通等其他行业的联动中,提升整体的智能化水平。而预测性分析则利用大数据与AI技术,进行智能决策,提前预判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高铁运行的安全与高效。
李平及其团队近年来在智能高铁的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数据共享和智能决策平台方面。团队开发了智能高铁大脑平台,并在多个铁路局成功应用,通过打破数据壁垒,推进数据标准化与共享,进一步提升了铁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目前,团队还在研究如何利用“隐私计算”技术进行跨部门数据联合计算,确保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高铁智能化的深度发展。
自2012年以来,中国铁路总投资累计已达9.65万亿元人民币,铁路建设持续扩展,高铁建设尤为突出。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长的高铁网络,总里程已超过3.8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并且是全球唯一实现350公里时速商业化运营的国家。此外,中国铁路的覆盖率也大幅提升,已覆盖全国99%的20万人以上城市以及96%的50万人以上城市。如此庞大的高铁网络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也为智能高铁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